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新聞》女醫曝「社交距離APP」三優點 大讚:絕對比普篩有效



這玩意兒跟疫苗一樣,得達到一定人口規模才管用。另一方面,確診人數到了一定規模,也就用不著啦。有用要趁現在。正因如此,要鼓勵大家下載,就得消弭資安疑慮。何不請開發團隊就技術和應用層面,仔細說明如何保障個資,而不只是搞份文宣「大讚」,才不枉那個「曝」字。

好比一方面說「不需要註冊、上傳資料,也無需GPS定位資訊​」,又說,「要開著藍芽,且在雙方都有下載」。我能想像的,是安裝APP的手機近距離接觸時,彼此交換資料。但你如何得知自己手機有確診者資料?顯然需要有人推播。至於確診者資料那裡來?當然是他的手機啦。那麼,誰有權發佈(推播)這個確診訊息?

這玩意兒要是沒用,最終就沒人要用;如果管用,多半會有人開始覺得,它可以更有用。好比說,沒有GPS,沒有時間戳,當時當地沒有手機(或沒裝APP)的其他人,該怎麼通知?都什麼時候了,還管個屁的隱私個資;下回更新,通通加進去!

資安往往不是被破門而入,而是靜悄悄一點點滲透流失的。

至於那個「曝」字,真是標題癌。枉費前幾年聯合報自己還搞了個「語言癌」專題,現在也隨波逐流,不是「曝」就是「爆」,「辣翻」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