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回應-真的「台語人人會說」嗎


貼一篇舊文,做為對引用文字的回應。其實我覺得施先生真是過慮了。或許傳統、古典的台語文正在消失之中(雖然我認為「變異」是比較好的說法),就像台灣所謂「國語」,骨子裡和傳統、古典的北京話早已大異其趣。比方說台灣人分不清什麼時候該捲舌的大有人在,而我懷疑有多少成年人真的在意這件事。過去的、可能稱得上優美的台語,慢慢和日常生活脫節,未必人人能說;然而摻雜著國語、英語、日語甚至火星文的台語,在超過七成人口支持之下,卻生猛鮮明地躍動在我們四週,活得可帶勁呢。施先生實在毋庸操煩,而政府,最好也別再多做什麼笨事。




為什麼討厭母語教學?

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

其實我並不討厭無論是誰的母語,甚至以文化多樣性的觀點,我很贊同母語教育。很多方言、母語都在絕滅之中,沒有妥善保存的話,一兩代內就要消失。我所反對的,只是把母語教學列入基礎課程,讓小學生承擔存亡絕續的大任。

在另一篇「對母語教育的建議」中,有詳細的論述。這裡再稍為補充一下:

母語教育不是普遍需求,也不見得是優先項目。有心人要保存母語,很好,我支持。我自己一度送小孩到客家會館修習客語,為的也是盡一份心。但是很顯然的,上學後有更重要的功課要做。我的孩子並非語言天才,沒有可能同時學好那麼多東西。

我相信多元文化的價值,但不相信以政府力量推動的教學方式,能夠彰顯那個價值。不必有意識型態,自然的選擇──看不見的那隻手──都會促使學生向優勢語言靠攏,政策反而成為少數語言的殺手。吾兒那個年級,開了十一個閩南語班和一個由全年級各班湊成的客語班,其他沒有了。這數字代表學區內閩南語人口佔壓倒性多數嗎?當然不是。此地是阿扁當年抱怨外省人勢力大到讓他無法連任市長的都會區核心地帶。這個數字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本沒有別的選擇。原住民語早因人數不足而取消,客語也只是勉強湊出一班。都會區父母大都現實,母語出了家門就用不上,如果非要選一堂所謂鄉土語言課不可,學閩南語比較實際,有時候更是唯一選擇。

在鄉下,特別是原住民部落,半強迫式的母語課程,或許是一項德政也說不定,我不敢下斷語。可是在都會區,不想買單的人就多了。遇上像我們家,文化傳承比較複雜,就更覺得討厭。原本說鄉土語文不計分不排名,實際學期成績單仍然評有等第。我家George上客語班,大家講得一樣爛,混到學期末,無非就是優和甲的差別。Elaine上閩南語班,人數眾多,程度有異,學期結束拿到一個很刺眼的等第,讓她很傷心。下學期剛開始不久,老師竟說要來個台語演講比賽。天啊!Elaine連個完整句子都不大講得出來,心疼的娘馬上到學校攤牌,說我家不說台語,演講比賽未免強人所難。老師居然應道:「不說台語為何要上台語班?」Elaine媽立時反唇相譏:「我家也不說客語。請問我還有其他選擇嗎?我是不是可以不用上這門課?

結果是老師取消了演講比賽。就教學來說其實很可惜,也剝奪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機會。但實情是這個地方不說台語卻被迫選修的人很多,否則豈有可能為我家一人而改弦易轍。

以政府力量保存母語,該做的是補助培植各項母語活動,鼓勵母語文化藝術的創新,吸引更多的支持人口,存活下來才有價值。用河洛話讀經文唐詩,很好,如果新生代歌手能以母語創作而獲得年輕人的共鳴,不是更棒嗎?為了傳頌創作歌謠,人們自然會發展一套記述詞譜的方法。或許不見得科學,但我敢說,絕對比蛋頭教授發明的什麼拼音活得久。說得現實一點,羅馬拼音的台文聖經之所以能夠流傳,是因為拼音方法先進,還是傳教需要使然?語文脫離了需求,就什麼也不是。好比KTV字幕,看過的無不笑罵,但愛唱歌的又有幾個在意?用字雖然離譜,唱過就明白了。換上科學的台羅拼音試試,我瞧多半是一片默然。

「車同軌書同文」才是政府的價值。多元多樣的文化發展,政府只要撥下柴火,讓民間自行發光發熱就好,別把髒手伸進來。
 


原發表於Jeff & Jill的窩,2008/05/21 12:54:33


《以下留言與回覆,來自 聯網

01.  安歐門  2009/02/22 09:25

政客

政客只有兩種功能(能力):

一個是 A 錢(無論任何理由),

另一個是胡鬧,任何無聊事情都是政客的最愛。

真正該做的事情,政客是不做的,因為他們不會。



格主於 2009/02/22 13:03回覆

氣人的是,政客往往把一場胡鬧當作有益國計民生的事,A錢A得心安理得。


02.  小帥哥~女人可以這樣過日子  2009/02/22 16:54

母語只有聲音

沒有文字…仍需要用漢字聲來表達…

台語人人會說的可能性會隨歲月流逝會有更多的改變


格主於 2009/02/22 21:06回覆

流行病學好像有個說法,疫苗接種超過一個比率(70%?),傳染病就不可能爆發。反過來說,潛在宿主只要佔人口比例三成以上,就有復發流行的機會。準此,超過七成人口使用的母語,那裡需要擔心滅絕。

當然,語言的變異無時無刻不發生,維持純粹是不可能的;至於「人人會說」,更是沒有理由的奢求。我自家的母語,說不說是我的自由;至於你家的母語,關我什麼事,憑啥要在學校教我說?施先生的說法,令人反感之處在此。

倒是漢字,實在很有意思。下圖是我在東京皇居外苑銅像基座拍的。落款的顯然是個日本人,不過只要粗通文言的華人,大概都不難看懂。要說文化傳承,方塊字比起拼音文字,可能還是流傳得久遠些。



03.    2009/02/23 21:03

施正鋒真是吃人夠夠
施正鋒真是吃人夠夠
在台灣沒人敢看輕台語
可是原住民語言與客家話那就難保是不會被輕視
台灣真正要急救的是這些容易被輕視的語言 , 而不是要急救有超過一半人口認同與使用的語言之上 , 施正鋒就只是一個台語本位主義的蛋頭蛀書蟲 

格主於 2009/02/24 00:18回覆

借用施文中,前客委會葉主委的話:「原住民語是在加護病房,客語是在急診,閩南語是掛號中」。施先生多去關心躺進加護病房的原住民語才是正辦。閩南語就算掛了號,頂多也就是小傷風。國家花大把銀子治傷風,躺進加護病房的反而沒人管,真正豈有此理。

方才聽兒子說,他班上有一位原住民同學。可是或許人數太少,或許師資不足,並沒有開課。那位同學如果想和其他同學一樣,用公家的錢學習自己的母語,恐怕要幾十間學校才湊得出一班。這是施先生心目中的母語復育嗎?

現行政策的執行結果,至少在我們這裡,實際上是強將閩南語塞進其他人家裡當做母語,而施先生還要指摘:「校長陽奉陰違,老師應付了事」。照我說,陽奉陰違應付了事,才好呢!



04.  alexdeng  2009/02/24 03:22

芋仔的觀點

我是所謂的芋頭仔,我很同意格主的觀點. 

就我個人的經驗,我在唸專三時才開始學講台語,在進入專科學校之前,我從未聽過台語.但大約一年多的時間,基本上生活裡需要運用到的台語,我大約學了七八成.
並非每個人都是語言天才,現今的社會裡,真要提倡或保護母語的話,那我們的教育體系可能會變成一個怪獸!!! 

福佬人的子弟要學福佬話,客家人學台語,原住民學原住民語(有幾種?八?九?十?或十四?...)那其他祖籍為其他省份的人呢?是否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權力?

再者,語言不是在中小學上上幾堂課就搞定了,真要那樣的話,我們的社會裡,能講英語的人口怎會那麼少? 

青少年時期住在中南半島,因為周遭為多民族環境,因此,在來台灣之前,我可以講八種語言(中英泰滇傣潮客)其中泰語又能說官方語及泰北方言.但這些語言是來自真實環境的濡染,並非我或家裡老頭子強迫我學的. 

來到台灣生活了20多年,沒有那麼多樣的環境,現在我只能保留中泰(官方語+泰北語)滇,再加上學了台語.而客語及潮汕話,則只能勉強聽得懂些,英語則是陸續還給歷年的教授了,傣族語更是連聽都吃力了.

但因為近年的生活與工作環境的關係,我又開始學會了一些泰國東北話,以及老挝(寮國)話.
這些並非要炫耀我是否為一個語言天才,它只是證明了語言是需要環境才能成事,沒有相應的環境,勉力而為是浪費資源!!!

格主於 2009/02/25 12:17回覆

的確,語言的學習需要環境。我自己的台語,是在南部唸書那幾年才有長進,雖然我老媽是閩南人。學校未必是適當的環境,有時候連家庭也不是。

以我自己為例,我家可以說是絕佳的多元情境,卻不見得適合母語學習。家中成員包括閩南、客家、外省和外國人,又住在台北的公教眷舍裡,從小就聽慣南腔北調。不利的是,國語是這一群人的最大公約數,即使在家裡也很少說母語。試想,我來自四川的姑丈倘若向他客家岳父講家鄉話,豈不白目?而我爺爺對我娘說客家話,出身閩南家庭的她,多半也是鴨子聽雷。

我們這個小家族,很有趣地可以看成台灣社會的縮影。我爺爺當然可以規定,關起門來大家都得說客家話,因為那是我們家的「母語」,但你可以想見姑丈和我娘會是什麼滋味。當初選擇北京話為國語,也不是有什麼優越性,純粹只是妥協的產物。由政府推行國語算是合理,因為各族群需要共同的溝通平台,而強制性的作為才能達到書同文的效果。多元化則並非政府的長處,以政府力量推行母語,很難面面顧到,到頭來一定裡外不是人。

當我說「強制性」,可不是指施先生或某些人經常喜歡提起的「掛狗牌」那檔事。政府規定某些課程「必修」或「必選」,就是強制性的作為。當今母語教學表面上是選修,卻沒有多少選擇,又不能不修,實際上學生是被強迫的。可笑的是,很可能還是少數族群的子弟,被迫去學習多數族群的母語。這真是提倡母語教育的初衷嗎?還是讓某些政客給偷天換日了。

話說回來,像老兄這樣,能夠學習多種語言,也都能派上用場,蠻令人羨慕。其實我只是覺得現行母語教育大有問題。行有餘力,能夠多學幾種語言,對個人而言,總是有好處的。



05.  黑雨  2009/02/24 04:26

項莊舞劍?

我不懂,為什麼台語要變成人人會說?這是政治正確下的應然,或是台語文化傳承的不得不然?有人想要”搶救”台語我不反對,有人愛講台語我也不反對,我反對的是用政府的力量刻意去改變人民使用語言的習慣及權利,更反對”台灣人必須講台語”這種潛在思維,隱身在”台語人人會說嗎?”的假命題之下.

格主於 2009/02/24 19:40回覆

對不起,「人人會說」這話,我可能過度引申了。施文原意應該是,政府主事者認為台語人人會說,沒有必要搶救,而作者為此憂心。我的看法則是,台語就算不是人人會說,也絕對死不了。而現行母語教育,實際上並非搶救弱勢,反而是強化多數。政府介入造成不公平和資源浪費,最好還是把手拿開,站遠一點。至於當初搞出這套制度那批人是個什麼心眼,從前我曾經直率地批評過,現在人家都已經下台,就不用再罵了。只希望現在的執政者不要聽到什麼多元主義,就以為是行善積德,要小心適得其反。


06.  Rockwell  2009/02/24 12:28

台語不是什麼弱勢語言

施正鋒是不折不扣福佬沙文主義的學者。不信,可以把他以前的文章翻出來看看。他很多文章都被自由時報刊登過,並且出現在一些台獨圈內流傳的刊物,跟那些台獨人士是同一掛的。

這些人推動母語教育是別有用心的,注意,他們的重點是台語。至於其他母語的死活,不是他們的關心範圍,他們只不過藉勢在利用其他的母語罷了。他們最終的目的很容易看穿,就是將台語變成國語,創造台文變成國文,只不過現階段用一個母語教學的遮羞布。

他們想學韓國。但是不管是橫材入灶的做法還是迂迴前進,都不會成功的。因為台灣人並沒有韓國人的民族性,客觀的環境無法讓台語取代國語,除非出一個獨裁的暴君,以政治力量強迫人民學習使用,那另當別論。

母語是不需要學習的,母語是有地域性排他性的,藉由母語體現地方的文化。國語的存在是讓同國,同一個社會環境生活的人們用共同的語言文字溝通,兩者存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這些台獨蛋頭學者硬要逐漸把母語和國語掛勾是一種違反語言自然發展的行為。這樣做的結果輕者造成社會不協調,如果在多族群的國家甚至還會引起族群衝突。

台語根本不是什麼弱勢語言,對我來說,台語雖是母語,我都把它當成方言。至少在南台灣,台語是很強勢的,幾乎是人人會說。傳統產業工廠大部份在南部,以前在工作求職,不會台語會少掉很多工作機會,也可以很難跟上了年紀(約40歲)以上的人溝通。

我接觸的長輩,或其他年齡較大的人。如果跟他們說國語,大概有一半會面露不悅,極少數可能還會跟你嗆聲,有人甚至連髒字都會跑出來。我本身的母語也是台語,但是北部的朋友不通台語,我從不會使用台語跟他們對談,也絕不會強迫他們使用台語,這對族群的溝通,是一種尊重。在我接觸過的幾個族群的人,最無禮的,出言不遜的,大部分是操台語的。即使被人稱為硬頸的客家人,他們和其他族群對談也不會使用客語,這就是對其他族群尊重的體現,試想如果一個客家人不管你懂不懂客語直接用客語跟你說話,你作何感想?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很多都是說台語的,以為人多勢眾就可以橫衝直撞。

這個施教授以前還說過台語是發音很優美的語言,連罵人都很優美。喵的,最好是這樣啦。台語的音調起伏種類算多了,罵人的話用台語來表達特別的刺耳,這個叫優美,我真的無言。



格主於 2009/02/24 19:30回覆

哈哈,老兄把我沒說的,全都痛快淋漓地說了出來。


07.  J爸-高雄五月 滿城遍灑黃金雨  2009/02/24 12:38

很多事情~

只要加了“政治”這調味料,就變質了~

語言是溝通工具,何必刻意教!

像我,生長於眷村,住過客家庄,上大學前一句閩南語也不會說,出社會後,因為要溝通,自然就學會了~

而現在孩子的鄉土課本,那種碗糕音標,幾個閩南語人能懂?



格主於 2009/02/24 19:29回覆

嗐,說到重點了。若說我家那兩隻,學了這麼多年的台語客語卻了無寸進,罪魁禍首就是那個碗糕音標。以前兒子每次拿課本來問我:「這怎麼唸?」我一看見那音標,就教他去問他娘。他說老媽教我來問你,我只好說你去問老師。

真是的,就算捧一本三國演義來,讓我用台語客語讀,都不會比那更困難。中華文化各分枝原本有共通的根柢,我自己的台語啟蒙,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黃俊雄,學起來既輕鬆又自然。硬要憑空創造一個沒人用過的拼音系統,還指望家長能夠幫忙教,真是笑話奇談。

放著身邊俯拾皆是的文化資產不用,反而另起爐灶搞個空中樓閣。整個母語教育,根本是去中國化的一場胡鬧。一事無成,完全是合理的。



08.    2009/02/24 20:33

其實台語就是閩南語中的廈門話

台語是我的母語,我會讀,說,寫,還能講四句聯仔!

只要在自己家中教就會了,端看父母的態度,學校要教是因為這種語言正在消失當中,如果不拯救,相對附著於這個語言的文化就會消失. 另外我個人有一個小小的業務公司,業務員不需高學歷,只要求會開車,會講台語,這是現實考量!

Elaine如果沒有學過台語,將來萬一有當主播的機會,肯定會因為不會講台語而略遜於他人, 台灣未來的小孩不只要會講北京話, 母語,還要至少說第一外國語,跟第二外國語.

格主於 2009/02/25 08:36回覆

謝謝,我也覺得只要在家裡教就會了。學校開課教台語,沒有什麼必要。

客語、原住民語的確在快速消失,但是閩南語?別說笑了。當業務和主播都需要會說台語,這種語言像是要死掉的樣子嗎?

順便再提一下所謂劉兆玄的尷尬。我覺得傳統台灣人的敦厚好客,都讓政治人物給教壞了。劉兆玄擺明了是外鄉人,如果他跑到我家鄉,不會說我的家鄉話,家鄉父老又不能說國語,找人翻譯是應該的,何尷尬之有?只有像乞丐一樣到處討選票的候選人,為了巴結才要拼命學每一個人的母語。對外人的尊重是基本的待客之道,豈有要求客人一定要說我家母語的道理?


09.    2009/02/24 20:56

我注意到一件事!

劉兆玄下鄉跟農民講話時,我發現他不會說台語,需要翻譯! 你知道這有多麼尷尬嗎? 

當然最最尷尬的是,老母親從小把兒子帶大,兒子結婚生了孫子,孫子跟祖母竟然語言不通,你說: 這該怎麼辦啊!

我只能說是台灣人祖上失德才會落到這個地步!

格主於 2009/02/24 22:04回覆

劉兆玄尷不尷尬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我們外人能多嘴的。怕熱就不要進廚房,如果他會覺得不好意思,自己就想辦法去學,也不干我們的事。

至於孫子和祖母語言不通,那就是我了。我和外婆十幾年不見,發現需要舅舅居間翻譯。那果然蠻尷尬的,特別是有人認為那是祖上失德。怎麼辦呢?我自己學閩南語呀,不然難道讓外婆學嗎?就是這段經驗,讓我了解台語根本不必在學校開課來學。

講實在,日常生活裡要講台語,只要有心,不怕講錯出醜,沒有學不會的。滿街都是練習對象。學客語相對困難許多,原住民語更是機會難得。可是我們的學校正好相反,容易學的開課最多,沒機會學的,在學校一樣也沒機會。看出問題在那裡嗎?

倒是我客家庄的長輩,多半能說國語、台語,從來不需要翻譯,這方面的尷尬倒是聞所未聞。

Anyway, 多謝指教。



10.  植物(晴晴--好可怕)  2009/02/26 12:58

政客的陰謀

百分百同意 Rockwell 的看法!

這些政客推動母語教育是別有用心的,再講白一點是別有陰謀的!

推動母語就是強迫大家學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只是陪襯而已),

這樣的「文化適應」已經成了專制獨裁霸道的「文化同化」(強迫別人放棄自己的文化),

在民主、多元的社會應該是文化同化、文化融合、文化混合並行。

文化、語言的消失也是自然的結果,而往往是有助於民族的融合、社會的安定。


格主於 2009/02/27 08:36回覆

謝謝,老兄言之成理。回上一篇太累,恕不多言。



11.  Winston  2009/02/26 15:01

版主說自己台語好,我不相信

你寫文章就不是用台語

試以台語翻譯以下一段文字:

四行程引擎的動作原理

......
1.進氣:進氣行程始於活塞在上死點之時。約在此時,進氣閥為凸輪所頂開,活塞下行之動作將新鮮混和油氣吸入汽缸內,在活塞達下死點不久,新鮮油氣不再進入汽缸,進氣閥隨即關閉。 

2.壓縮:此時進排氣閥皆緊閉,活塞上行趨近上死點。原來佔有汽缸總容積空間的混和油氣受壓縮只佔間隙容積空間,也就是活塞在上死點的位置時汽缸所剩餘的空間,油氣的溫度壓力均升高。 在壓縮行程終了之前,引擎點火系統使汽缸內裝設之火星塞通電而生火花,點燃混和油氣,火焰繼續時間約佔曲軸迴轉角30到40度左右,活塞位移量不大,可視為定容燃燒。 
.....

在四個行程中,只有動力行程為氣體推動活塞對外作功,其餘吸氣,壓縮和排氣三個行程接由貯於飛輪及其他與曲軸一同回轉機體中之運轉慣性所驅動,在動力行程時,氣體對活塞所做之功約為壓縮時活塞對氣體所做之功的五倍。

你說,這太專業了吧!抱歉你應該知道,因為這是國中程度的東西,而且修機車的都是用台語.此外,在國民黨沒來以前,學校的課從小學自然科到大學的微積分都是台語,現在有誰能用台語上一堂三角函數?恐怕沒有了.

台語只能拿來唱歌跳舞,唸唸古文,還有菜市場買菜,吃飯,政治人物表演,已經沒有辦法接受最新的科學知識,連國中程度的技術都無法傳承.這種語言遲早要消失.

格主於 2009/02/27 08:29回覆

像這種一看就知道來亂的,本來想直接刪掉。算我吃飽撐著,隨便應答一下。

一、在下沒說過自己的台語有多好,我說的是台語死不了。本人唱台語歌沒問題,填詞做詩嘸法度。可是話說回來,用什麼語言填詞做詩哇攏嘸法度,沒那個材料。

二、我才不會那麼厭淘,用台語去唸那種東西。不如去請施教授教你,倘若他真有興趣把什麼文章都翻成台文的話。我離開大學很久了,不曉得現在都用什麼語文在上課。我讀大學的時候,從大一微積分開始就是蝌蚪文,一個方塊字都沒有。現在能拿到手的第一手技術資料,通常也只有英文。文化霸權是相對的,不是台語才有這種問題。

三、你確定「在國民黨沒來以前,學校的課從小學自然科到大學的微積分都是台語」?現在七、八十歲以上,受過日本教育的老伙仔郎應該還不少,用點心去問看看。

四、我大學的電子學老師,全程都是台語授課,聽說到現在快退休了,還是樂此不疲。全是數學式的東西,用台語教有什麼難?教英文都可以呀!教學困難的部份在於如何讓學生吸收,語言只是技巧之一罷了。

好啦,接下來的話語重心長,聽不聽在你。台語不會消失,但一定會改變。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任何維持一個語文「標準」或「經典」的努力,長期來看都註定徒勞無功。台語如此,國語也是如此。這個世界不會等你編字典哪!但是只要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一個族群或國家,就有生存繁盛的機會。「質」與「文」孰重,你可以想一想。

有興趣的話,樓底下我貼了一張照片,內容是一百多年前住友商社的老闆,鑄銅像給明治天皇的獻詞。日本人寫的,可是如果你的文言文還沒還給老師,用國語或台語,都可以讀懂。當年的日本,受漢文化影響還深。今天的日文不同,通篇找不出幾個漢字,變成英文了。這話不誇張,據說現代日文有三分之一是外來語,其中大半來自英文。百年前的日本人,很難讀懂今天的日文,說不定反而美國人學起來容易些。可是這一點不妨害她成為一等先進國家,相反地,她是世界吸收新知最快的地區之一。

我的意思是,不必虛擲光陰在維護什麼母語。百年後台灣人講的話,你根本不知道長什麼樣。讓她自然地代代相傳下去,不合潮流的就自然消失了。不知道你聽過「國劇」沒有?就是霸王別姬啦,那種拉兩張凳子畫上臉譜,就可以唱幾個鐘頭的。當年的政府,每年都要動員大批中小學生去看,以便「復興中華文化」,現在不曉得復興到那兒去了。然而京劇演員依舊有活躍在劇壇的,如吳興國、魏海敏,演出方式則改變了很多。時代在變,不變則無以存活,就算政府貼上「國劇」招牌也是枉然。靠政府復興母語,下場不會比京劇強。

言盡於此。再拿那種鳥問題來考較,我就馬上刪掉。你以為我有那種美國時間嗎?



12.  北橋客  2009/04/16 06:07

官方語言

母語云云,騙人的煙霧彈罷了。語言政策從來就是大條政治問題。我想許多臺獨人士的出發點是:為何不能以閩南語做為官方語言?試分析如下:

1)閩南語(以及客語)頗接近古漢語。所以我也可以問:“為何不能以古漢語為官方語言?” 當然,一問之下就會踢到鐵板,因為古漢語是以中文方塊字做基礎的,是“外來政權”的流毒。

2)因此,某些認真思考“以閩南語為官方語言”的人有配套措施,就是去方塊字而改用拼音。我遇過一些人,寫 Email 全用臺語拼音文字,不管人家懂不懂,真不是蓋的。

所以臺獨也要創造臺灣新文字嗎?有人如此認為。其實理論上也不是不可行,但我不免有下列疑問:

1)全世界都在突飛猛進追求新知,如果臺灣先要創造(並取得共識推行)新的語言,然後再來學習新知,未免太花錢、太慢了 ... 在 21 世紀搞中古世紀以前的玩意,可列金氏記錄。

2)如果一定要去中國化,何不乾脆定英語為官方語言(新加坡不就是)?直接和世界接軌,一舉多得。而且它不是臺灣任何族群的母語,人人平等,少了多少糾紛。大家應該認真考慮此項提議(如此一來,我家小孩回臺灣玩就溝通無礙了



格主於 2009/04/22 23:47回覆

然也。只可憐了下一代,用螃蟹文字學所謂母語。那種詭異的拼音文字,對將來學英語恐怕也很難有所助益。可能覺得台灣孩子太過聰明,要絞殺掉多餘的腦細胞

真有人用台語拼音寫信哪!倘若有這種白目寫信給我,我就還他一個五族共和。要讓人看不懂,何難之有?Noungueyadiounin!



13.  cuax  2009/06/16 08:52

歷史有她的時空背景

 Winston:...此外,在國民黨沒來以前,學校的課從小學自然科到大學的微積分都是台語,現在有誰能用台語上一堂三角函數?恐怕沒有了....

在1945-1950年之間,學校還是用日文教科書教學,那是還有大部分日本學生留在臺灣.
1945年後才硬幹的用華文.之後就到現在.

格主於 2009/06/16 22:50回覆

誠然,很多事都離不開歷史背景。曾聽過一個說法:國民黨在大陸也推行國語,但從未像在台灣一樣激烈和徹底。這話有多準確,我不曾考究過,但證諸歷史,應該有脈絡可循。撇開車同軌書同文的冠冕堂皇理由,內戰後丟盔卸甲敗退來台的國民黨當局,為免一跤跌進太平洋永無翻身之日,在各方面厲行整肅,思想控制是其中重要一環,國語運動則是工具之一。國語在那時候,發揮的是滿人辮子的功用。

母語,或方言,當時受到不合理的壓制。今天有人想要復育,我完全贊成與支持,那是個人的權利,但請注意手段和別人的權利。倘若藉政府之手,在義務教育中安插「必選」的母語課程,執行上必定產生我這一系列文章強調的、向優勢語言集中的偏差。這樣做除了手段較為柔性之外,和當年國民黨定於一尊的思想教育根本半斤八兩;實質上,也是踐踏其他族群的權利。

前陣子教育部擬將母語課程由必選改為選修,引來一幫蛋頭教授的撻伐,所持理由之一,竟是開放選修就沒有人選。其實何必這麼沒自信。願意為母語復育盡心的家長,應該比想像中來得多。把母語當作社團活動,招徠有興趣有意願的學生,成效肯定比不情願的小和尚撞鐘強得多。倘若當真沒人選──可能這門課程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或者人人都說母語的願景根本是春夢一場。你可以大力鼓吹,想方設法吸引學生,但沒理由強制我去上課,尤其在你的母語不等於我的母語的時候

所謂知古鑑今,過去的錯誤是今天的借鏡,但是透過扭曲的凹凸鏡,不會看到真正的問題。推行國語並沒有錯,錯的是為控制思想而壓抑方言。復育母語我樂見其成,然而強制必選的母語課程,是在不自覺地犯同樣的錯。如果成功,只會成就少數一兩種優勢語言而滅絕弱勢。幸虧現行母語教育大抵失敗,真是天佑台灣。



14.  99770  2009/08/22 16:57


我不會說台語~_~想學呀

話說回來國小時的台語教學= =

我都看不懂那係蝦咪音標

而且歌曲幾乎都是些童歌= =""

唉~政府的台語教學有何用。

格主於 2009/08/23 08:49回覆

學校那套無三小路用,到菜市場學比較快。閩南語的新聞戲劇多,加減聽聽;走到街上,厚顏無恥地就給他大聲說出去,包你會。語言需要環境,而台灣就是學台語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