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對於語言癌的看法


......有關那個我們的所謂語言癌的部份,現在目前大家或許可能一時不習慣,我想只要進行一個消化的動作,做一些精鍊的處理,將來不無可能有機會,拿到那個所謂諾貝爾獎的部份......

前陣子聯合報搞了個「語言癌」專題,臚列當今社會常聽到的若干制式冗句贅詞。原始出發點是好的,敝人在下我也十分贊同,至少最近到某知名連鎖餐廳吃飯,服務人員就比較沒那麼囉嗦,可見多少有些功效得意。然而衍生的某些論點,至今餘波蕩漾,儘管不無道理,卻難免有擴張解釋、借題發揮之嫌。本文並不想逐一辯駁,有興趣請看這裡。以下只表達自己看法,希望還算清楚明瞭,有點參考價值。


依我的理解,所謂「語言癌」,指的是近年來充斥廣電頻道、某些服務業,包括各行各業客服人員,所習用的若干制式冗句贅詞,既無意義,又缺乏美感,純粹只用於填充說話空檔,或如某些人所說,用來拉長句子,以免短促句有如命令,使客人產生不快。有人認為「癌」字言重,冗詞贅句並不是病,加以鏟除反而影響語言活性,有搞標準化定於一尊之嫌。這些說法我認同。但究其原意,「癌」字應是形容其增生蔓延,影響層面日廣。畢竟連我不常交際攀談,都三不五時聽到類似用語,顯然到處流竄跡近氾濫。

在我看來,「語言癌」或許不能算病態,稱之為「瘜肉」更為恰當。它可能惡化、也可能只是良性,但總之多餘,而且通常難看,沒有人喜歡,割掉最好。這種毛病一般發生在口語,不論是企圖避免空隙冷場,或拖時間尋思真正要說的詞句。日常生活中其實多數人都會遇上,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和文學作品中刻意的冗贅連綴不能相題並論,也不太可能從中產生什麼新意,期許有一天能夠由次文化躍升主流,因為本來就沒有意義。其本質無非一堆用於填塞的廢話而已。

正因這類毛病常民生活中無可避免,任何想要矯正、錘鍊,甚至定於一尊的努力,都註定徒勞無功,所以是個假議題。但是對專業人員施予適當訓練,能不能減少氾濫呢?肯定是可以的。我們喝茶聊天閒嗑牙的時候,並不在乎講了多少無意義的廢話;但聽演講或簡報時,應該不喜歡主講人支吾半天不知所云,淨用些空氣來搪塞。倘若是口試、面試之類場合更糟,多半要被主考官扣印象分。「語言癌」之所以成問題,我覺得主要是一些理應表現專業素養的新聞記者主播,不僅滿嘴瘜肉,還經由廣電媒體強力放送,讓整個社會都講同樣廢話。這才可怕吧!一個人嘴角有顆美人痣,或許可以說俏;連續十個人臉上同樣位置都有美人痣,你大概會想伸手摘下來。這也是人性。

因此我對解決語言癌問題的看法是:學校裡應該教、社會上不用管,但以說話為專職的從業人員,必須接受適當訓練。就算無可避免,也不要變成流行。否則這種所謂語言癌的部份,流行起來真的會令人想進行一個所謂撲殺的動作。


 


原發表於Jeff & Jill的窩,2015/01/25 15:30:04


《以下答客問,來自聯網,僅作者回覆,不含訪客留言》

口語上的廢話就像蟑螂,要徹底滅絕雖然不可能,鬧得兇的時候,還是得多少打殺幾隻,才不會滿街亂爬。










《以下留言與回覆,來自 聯網

01.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2015/01/27 05:47

語言

的使用代表文化,在校年輕人的嬉笑用語無可厚非。進入社會,社會不見得介紹不成熟沒有水準的語言,年輕人進入工作就要適應企業文化。

也是媒體人的羞恥,媒體人不敢或不能示範使用高等語言,不只是全盤接受甚至啓用大量低級用字、用語。



格主於 2015/01/29 00:34回覆

口語上的廢話就像蟑螂,要徹底滅絕雖然不可能,鬧得兇的時候,還是得多少打殺幾隻,才不會滿街亂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