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黃春明事件的分析 - 山林中荒廢的法律小屋 2012/04/05 22:05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回應:黃春明事件的分析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由行銷觀點看蔣為文事件
由族群、政治層面切入的人太多,談起來難免學舌。我不是行銷專家,但從這個角度,或許能說明為什麼蔣教授的行為,引起一般民眾普遍反感。
蔣先生的問題,在於他搞不清楚自己賣的是什麼。猜想在蔣先生心裡,可能覺得自己肩負復興母語文化的使命,或其他更形而上的主義、理想。但母語並不是他家獨有專賣的產品,很多人本來就已經擁有──別人不敢說,黃春明肯定是有;如果閩南語算一種商品,黃家還是名牌。他不可能把閩南語推銷給黃春明。他真正賣的,並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母語,而是用來記錄、書寫母語的一種工具。具體來說,是混用羅馬拼音的所謂台語文。
瞭解了這點,便不難明白為什麼蔣先生的行為,如此荒謬和令人反感。那有業務因為客戶不用自家產品,就罵人家可恥呢!
蔣先生的問題,在於他搞不清楚自己賣的是什麼。猜想在蔣先生心裡,可能覺得自己肩負復興母語文化的使命,或其他更形而上的主義、理想。但母語並不是他家獨有專賣的產品,很多人本來就已經擁有──別人不敢說,黃春明肯定是有;如果閩南語算一種商品,黃家還是名牌。他不可能把閩南語推銷給黃春明。他真正賣的,並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母語,而是用來記錄、書寫母語的一種工具。具體來說,是混用羅馬拼音的所謂台語文。
瞭解了這點,便不難明白為什麼蔣先生的行為,如此荒謬和令人反感。那有業務因為客戶不用自家產品,就罵人家可恥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