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文章:Bruhlmeier's 心眼》文章創作》五十年來看國民黨如何對待台灣人
數字確定與否不得而知,敘事部份大抵不假,不過恐怕只是片面的真實。作者刻意抽離了其他面向以便宣傳。
比方說罷,榮民的特殊待遇,早年出於對參戰者的尊重及酬庸,幾十年後淪為對特定團體的綁樁固票,這是事實。但從中得到好處的,沒有台灣人嗎?我就有職業軍官退伍的台籍朋友,當年還領了戰士授田證呢!他沒打過仗,好康卻也沒少拿了。
我家算是廣義的台灣人,三代都有公務員,求的是生活安定。十八趴也者,當年是政府財政拮据、拿不出退休金的權宜之計。利率高的時代,政府補貼少,退休人員不過混個溫飽;後來經濟起飛、利率下跌,政府補貼節節昇高,妙計變成奧步之後,才人人喊打。拿十八趴的人當中,沒有台灣人嗎?別說笑了。
說穿了,這則文宣就是假借族群(實際上是職業團體)差異來搞分化。說實在,退伍軍人還可以拿戰士授田證的時代(大約是1990年前後),軍中早就有大批台籍人士,其中一部份已經開始當榮民了。
對特定團體給予特殊待遇,合不合理是可以討論的問題。十八趴其實早就不存在了(精確點說,在某個時間點(1995?)後退休的人,已經沒有這種待遇),每逢選舉還搬出來騙選票。至於把台灣人比做奴隸,更是鬼扯。表上列了一大堆,其實是職業選擇的問題,和省籍有什麼關係?台灣人要當榮民、當公務員,有人會攔你嗎?當了以後,戰士授田證、十八趴也不會少你的。落伍的做法的確需要檢討,拿來分化族群就很沒品。
過去對農漁民和基層勞工確實少了照顧,但有本事的改行搭上起飛列車,家財萬貫大有人在,不然當律師、選總統也不差。尤其把企業家也列入奴隸的一份子,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創業本來就要自負風險,豈有說發了財是自己的,繳稅就說被剝削。
這份文件點出了一些值得討論的議題,不過就事實而言,它只提供了作者所需要的那個面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