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是房屋太貴還是你買不起
照我看這都是傻問題。相較於地廣人稀的國家,比方說美國,台灣的房價當然貴。住美國的小弟,用我在台北買公寓三分之一的價錢,住在有前庭後院的兩層獨棟透天厝,還附車庫。爽吧?
且慢,那也不是全無代價。那個所謂市郊的寧靜住宅區,即使到便利商店買瓶可樂也必須開車,走路是到不了的。出門半哩左右有交流道,上高速公路到市中心約一小時,另一個方向到工作地點,也要一小時。想想,高速公路車程一小時,約莫是台北到新竹的距離。
台北人擠人的黃金陋巷,便利商店不到一百公尺(搬家前更近,就在門口),傳統市場兩百公尺,半公里外是大賣場,多走幾步還有百貨公司。到這些地方多半靠兩條腿,因為怕車子開出去沒地方停。高房價換的是生活機能。
美國所謂郊區的距離,這裡涵蓋了台北、桃園、新竹三座城市。生活型態差別太大,拿美國房價和台灣相比,顯然缺乏意義。拿所得相比,當然更不平衡。美國人均所得將近台灣的三倍,即使買同樣價格的房子,佔支出比例,也遠比台灣人少得多,更別提生活品質的差距了。
台灣房價貴嗎?當然。但是不合理嗎?卻也未必。台灣就是地狹人稠,即使在少子化趨勢下,人口居然還繼續成長。扣掉短期炒作人為哄抬,長期由人口支撐的房價,似乎沒有太多反轉的空間。如果覺得買不起,除了努力開源節流之外,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我不想學前副總統,教你移民到中南美去)。
期待政府干預或房價自然下跌,除非遇到像SARS那種天災人禍,基本上不切實際。二十年前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我也跑去躺在地上。後來房價雖然不再出現爆炸性的成長,長期來看漲多跌少。我自己呢,入社會以後也慢慢看清,靠社會運動想影響房市,除非搞成一場動亂,百業蕭條,否則只是出出氣罷了,沒什麼搞頭,不如反求諸己。
後來讀一些理財書籍,調整觀念和做法,花十年養出第一間房子,最近開始養第二間。訣竅無他,無非開源節流。年輕時收入有限,曾經有一陣子,一個月三萬塊的薪水,拿去跟了三個一萬的會,日常開銷全靠兼差打工。民間互助會的利率可觀,又幸而沒被倒,三年後就有了第一個一百萬付頭期款。
當時買的是郊區的預售屋。單價偏高,但建商信譽良好,進度穩定,每月固定付一筆費用,當作強迫儲蓄。三年後交屋,開始還貸款。那幾年小孩接連出生,生活略顯拮据,儘量省著用。其實養小孩的耗費,比養房子兇得多。好在由於支出控制得宜(大半要感謝摳門的賢內助),每年都有結餘;加上利率一路走低,也加快還款的腳步。
有些年輕人被一些所謂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子的言論嚇到,其實大可不必。我自己除了幹過幾年freelancer之外,都是替人打工,典型的上班族,經驗應該可以供參考。
首先,正常狀況下,你的收入應該會逐年增加。即使大環境不佳,靠自己努力通常也不難辦到。倘若始終停滯不前,又不是自己的問題,就得考慮良禽擇木而棲。這是題外話。
其次,成家後夫婦如果是雙薪,單就養房子而言,速度就不止加倍。不過這時候通常也會伴隨著養小孩,剛開始不免拮据。假使收入持續成長,幾年後會逐漸寬裕起來。
最後,不要好高騖遠。從買得起的著手,以小換大,自遠而近,逐步達成目標。我的第一間買在郊區,坪數也不大,實際上七年左右就可以還清,只是拖著一筆公家的三十年低利貸款捨不得丟掉。現在為了小孩讀書,搬進市中心的學區,本質上是投資。希望幾年後孩子們翅膀長硬,不需要住這裡的時候,脫手還能賺上一筆。郊區的房子還在,進可攻退可守,將來也說不定另找山明水秀的福地安度餘年。
重點是,一定要讓自己的收入增加,否則一切免談。再找個老婆(老公)做夥奮鬥,搞間房子絕非遙不可及。投資是否值得,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考量;至於房價合不合理,除非你不打算買房子,否則就別怨天尤人吧。
P.S.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罵李幸長是冒牌蝸牛、黃金蝸牛,真覺得台灣某些人是非不分,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他當然已經算不上無產階級,卻正好是個活樣版。當年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他在台上,我們一群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在台下,一起躺平,大家都是一窮二白。二十年來,李幸長幾經挫折而致富,我週遭的朋友有的事業有成,有的家庭和樂,大都靠自己的力量築下了巢。很辛苦沒錯,但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與其怨天尤人罵政府,不如想想自己還能做些什麼,自己的夢終究要靠雙手來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