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能在歷史留名的政治人物,功過很難一言而盡。若是各憑一己好惡,就說他有功無過或有過無功,都不是面對歷史的態度。兩蔣父子過世已經二、三十年,到今天還不能平心論其功過,只顯示我們的民主學分需要加強。
個人以為,真誠面對歷史的唯一態度,就是將事實鉅細靡遺客觀羅列,讓今人後世自行判斷。蔣介石在結束軍閥割據、領導對日抗戰上頭有卓著貢獻,但他殺人無算也是事實。走過那個混亂時代的領導人,有幾個手上不沾血腥?那是槍桿子裡出政權的年月,其中並沒有奸滑律師靠選戰喊涷蒜倖得大位的空間。
同樣的,蔣經國建設台灣功績顯赫,卻也不能忽略他身為特務頭子的所作所為。鐵腕鎮壓、白色恐怖、思想控制都出自同樣一位蔣青天。蔣經國心目中的民主,或許與現代理念不盡相同;但不論是敵是友,對蔣氏的親民,都很難加以否定。評論這樣一個人物的時候,時代背景仍然不能不考慮。讀史之人可以自問的題目是,如果我是當年蔣經國,會做出什麼選擇?不這樣做又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