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國語與正名


一連在幾個不同地方,發表對現政府語言政策和正名運動的看法。我承認語帶譏諷,甚至直言批判,可能已經被人依簡單的二分法歸類到某個陣營裡去。其實我和社會上許多人一樣,只是依照自己的理念發聲。為此我覺得有必要做比較清楚的陳述。

最簡單的陳述如下:「我贊成去國語化,不贊同正名。」

過度簡化的陳述令人困惑,有些顏色純度高的朋友可能感到矛盾。其實我的中心思想很單純,只是反對定於一尊的封建一言堂罷了。

國語也好,正名也罷,都有類似的毛病。國語一詞,就隱含了定於一尊的崇高地位,當初主事者並沒有尊重多元文化的念頭,只是單純地想「車同軌、書同文」;在台灣一度發展成對方言的壓制,不過是一元思想的貫徹罷了。

正名何嘗不是?在字典裡翻查「正」字的相對詞,含意最正面的大概是「副」,其餘的從「負」排到「邪」,大抵沒什麼好字眼。明明只是換塊招牌的無聊舉動,竟被賦予煞有介事的道德高度。換個名字就改邪歸正、棄暗投明了嗎?證諸新聞局長替自由時報牽猪哥一事,只怕未必。

因此我贊成去國語化,著眼在對多元文化的尊重。然而語言可以平等,不同族群終究需要一個共同的溝通平台,我認為最好是維持現有的北京話基礎。儘管某些人對當初受壓制耿耿於懷,但不論目的或手段如何,現實是全台九成以上的居民能說北京話,遠超過任何單一族群。有智慧的領導人懂得在不同族群間尋求最大公約數,對內維持族群間平衡。

至於正名,實在覺得不值一提。民營公司要換什麼招牌、改什麼名字,既不關政府、也不關社會大眾什麼事。把其中的政治成份抽離之後,整件事何等索然無味。如果不是從中攫取政治資本,政客何必樂此不疲!大夥兒費事評論,可就正中下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